亲身经历 在英国看病有多“难”

  早在准备动身来英国之前,就从有过英国求学或工作经历的朋友们那里,大致了解了英国的医疗制度,对其“看病难”状况心怀恐惧。过来安定后,更是谨小慎微,未雨绸缪,避免与传说中的GP(General Practitioner)打交道。可是人食五谷杂粮,行走在四季交替、人事喧嚣的世间,难免会偶尔出点小问题,不得不面对避之不及的GP。

  与其他将在英国停留6个月以上的人员一样,到达英国后,我们也是尽快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相关部门登记注册,其中之一就是到附近所属的medical centre,就是传说中的"GP",注册登记信息。可以网上或现场领取表格,完成个人信息的提交。一两周后会收到一封信,里面是以后看病需要的NHS卡(英国人倾向邮寄信件的方式,进行各项事宜的沟通,小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通知,大到申请学校,工作之类的通知,及时查看信箱是十分必要的)。其实在GP看病,报姓名,出生年月就行,此NHS卡基本上不必出示。

  通过与GP的几次接触,深刻地体会到在英国“看病难”。

  “一难”:预约难。我们知道在国内看病,去医院挂号拿到号就能保证当天看病。难在一定要去的早,排队,不然当天挂不到号,就只能作罢了。在英国看病,先要联系GP,GP要提前预约,一般少则两三天,长的时候要等一个星期。习惯了在国内挂了号当天就能看病模式的我们,必然是耐不住性子,这样长时间的等待。后来经过前辈指点,要想预约到早点的时间就诊,早上八点GP刚上班,就打电话,选人工服务,把病情说的略微严重一些,这样才有可能被安排在当天就诊。

  “二难”:沟通难。描述病情症状是见了医生首要的任务。在国内普通话相通,给医生描述一下,马上就了解了你的情况。在英语国家,平时用的较多的都是些生活相关的用语,医疗的专业用语未必就很清楚了。所以为了准确的描述症状,每次去GP就诊之前,务必要提前做足功课,把症状及用药情况的关键词提前查好,这样才可以提高医患之间沟通的流畅性及有效性。

  “三难”:诊断难。国内的医生每天阅人无数,病人简单几句描述症状,就在他们的掌握中了。在英国,你可能说的很清楚了,可是医生并不觉得你有什么问题,或者觉得不是什么问题,建议回家休息,继续观察。尤其是感冒发烧之类的,在医生眼里这些基本是不用去看的,会告诉你病毒性的,吃药没有效果,过一两周就自行好了。如果真的难受,可以去药店买些药缓解症状。

  “四难”:买药难。去了药店描述了症状,一般推荐的药,看了说明大多数都是“relief”的效果,很少看到“cure”之类的字眼的。想起了国内流传的“西医治标不治本”的说法。可能他们更相信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,吃药只是辅助缓解症状,不会太难受而已。其实很多国人在这边都是靠亲戚朋友从国内邮寄或捎带药品,解决问题的。

  “五难”:越级难。在国内,你要是情况紧急,可以去急诊,顶多排排队,但马上就能看了。在英国,千万不要误读“急诊”的定义。只有“possibilities of losing limbs or life”的情况,才可以去急诊的。发的宣传册子中也给定了药店,GP,急诊的疾病处理范围。一般小病去药店,症状持续去GP,危及生命去急诊。着急去了急诊,也未必予以处理。你可能“一怒之下”,决定换个医院或找私立医院就诊。先别着急折腾,还是回到GP,只有你的GP写了推荐,才可以转到别的地方或医院去就诊,不然别的地方是不会接受你的就诊要求。后来我自己琢磨,这样的规定可能是为了信息统一管理。因为不论是本土还是外来人口,都是先在GP登记的基本医疗相关信息,到别的地方就诊,GP将关于个人的医疗信息会相应的提供给对方。

  通过以上的对比,可能立即觉得在国内所谓的“看病难”,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。国内就是看病人多,排队,花钱多。英国虽然免费医疗,但耗时久,效果未必理想。不过英国本土的人们显然已经习惯了。某天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玩耍时,不慎摔伤了膝盖,流了很多血,家长很淡定的递过一片卫生纸,让孩子捂着,纸很快就被血浸透了。我实在看不下去,就告诉他们可以带孩子去旁边游乐场里面的first aid,家长这才不紧不慢的带孩子过去了。要是在国内,很多家长早担心的带孩子去医院急诊了,而且也会很快得到治疗,打针包扎之类的。

  *府的医疗理念不一样,国民的适应性也会相应的不一样。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应对模式。所以中英医疗体系各有优缺点,不能一概而论,妄自评判孰优孰劣。*大程度地去保障国民的利益才是*重要的。


相关阅读